观《大山的脊梁》有感
时间:2013-05-29 15:00:57 浏览次数:0
张明合
在“五四”前夕,我很荣幸的参与了队团委举办的观看《大山深处的保尔》影视教育活动,影片根据我省陇东庆阳老区镇原县殷家城李园子小学残疾人教师张学成的真实事迹改编。张学成老师是一名下肢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他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拄着双拐、骑着毛驴,往来于自家与学校之间的十里羊肠小道上,在山区小学的讲台上默默耕耘了三十四个春秋,教育出了李园子村两代人300多名学生,其中27人考上大学,有的还读了博士!他本人被称为“教坛保尔”!。
看完这部电影,我沉默了很久,深深记得张老师身后黑板上的那篇《春天》:
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冰雪那么听话,都化了。
春天对小草说了什么,小草那么听话,都绿了。
春天对花儿说了什么,花儿那么听话,都开了。
这样的情景把我带进了童年,也许电影里的环境让大多数人感到震撼、心酸。都会说现在都21世纪了,小康社会了,还会有人过着这种饥不饱食,寒不遮衣的生活吗 ?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这种生活有,现在依然有” 。
我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电影里的情境没有人比我更熟悉,我念的小学跟电影里并无多大差别,两个老师,两间教室,窗户是用白纸糊的,冬天,北风呼啸,寒气逼人,白纸糊的窗户又怎能挡住无处不在的寒冷!我们整个身子在寒风中颤抖,手被冻裂,笔都拿不起来,那时候幼小的心灵里是多么渴望能有一个温暖的火炉,让我们摆脱这刺骨的冰寒,但即使再冷,我们的眼睛依然会死死盯着黑板,生怕错过一个字,错过老师的讲解。什么样的环境,也阻挡不了大山里孩子的求知渴望,因为我们知道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而老师,就是我们的引路人,用他手中的粉笔,带着神奇的魔力,把我们的渴望,化成现实!
电影里的张老师让人尤为感动,他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学生,就如同叶圣陶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救学生,不惜摔断自己的双腿,造成高位截瘫,他没有任何抱怨,即不悲观,也不消沉,拄着双拐,骑着毛驴去学校为孩子们上课,用惊人的意志,克服平常人无法忍受的困难,数十年如一日,诲人不倦,由张学成老师教导走出大山的学生有的都已经在北京攻读硕士、博士了。“桃李满天下”的背后,有着太多张老师的辛勤耕耘和默默付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张学成老师用三十四年的无私奉献,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他是中国的“教坛保尔”,大山的脊梁,他的意志如钢铁般坚韧;他的内心如大地般厚重,他崇高的奉献精神如天空般伟大!
张学成老师身上,有着太多人性的闪光点,身残志坚的他从未言弃,忠于党,忠于信仰,全心全意为了孩子,用三十几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入党的誓言!他平凡而伟大的行为将永远感动世人!
对于我们年轻人,有很多选择,也有很多追求,浮躁的内心却从未想过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张学成老师,无疑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以张学成老师的事迹为动力,争做单位的“保尔”,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心态迎接各种困难,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推动我队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